宁国耐磨何处去

2023-05-10 14:56:27

 

宁国耐磨材料的从无到有,应该追朔到1965年的凤形股份前身--宁国县石口油坊伊始,到1996年以后的蓬勃发展,历时三十年。


铬系耐磨钢球的诞生,也是凤形股份前董事长陈宗明带领一代凤形人呕心沥血,从资产八千元做到了年产值八个亿,并于2015年在深证证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760)。

 

 

 

 

 

凤形股份从最原始的冲天炉冶炼,发展到今天的全自动化生产,从土鳖到土豪,从被行业拒之门外到国标的起草单位,从而创造了一个行业的奇迹。


宁国,这个地处皖东南腹地的山区小县城,因为耐磨行业的飞速发展,为振兴宁国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为产能的不断扩大,2007年8月6日亦被中国铸造协会授予“中国耐磨铸件之都”荣誉称号。

 

 

据《中国耐磨钢产业网》2018年5月23日文章报道: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宁国耐磨材料企业达159家,其中:规模企业数已达60家,年产量80万吨左右,产量约占全国市场的21%以上,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全年实现工业产值48.7亿元,占宁国市工业总量的13.3%,较2015年同期增长7.2%。

 

目前,中国仍有年产22亿吨左右的水泥产量,保守估计,至少又70%以上的水泥都是由宁国耐磨钢球研磨而成。

十一五期间,为了拉动内需,中国的有色矿山,水泥建材,火电化工等行业蜂拥而上,从而带动了耐磨行业的刚性需求,于是,宁国绝大多数耐磨材料企业在这段历程完成了由蛹化蝶的蜕变,众多的耐磨销售从业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等,以技术、资金等合作组建耐磨生产企业。

 

在此期间,成就了一大批耐磨行业的企业家,并且诞生了至少六家以上产值上亿的耐磨材料企业,宁国耐磨材料企业拥有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安徽省名牌12个,安徽省著名商标6个,从业人员2万多人。

 

 

然而,随着国家去产能和环保督查的影响,耐磨行业下游矿山、水泥、火电等市场,出现了急骤萎缩,导致众多耐磨耐磨企业货款难受、产品难卖,耐磨销售市场盛世过去,春天不再,一片萧瑟,留下哀嚎遍野。


 

 

由于很多耐磨的注册资金主要靠个人集资,流动资金主要靠企业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质押贷款,以及民间高利率融资,微薄的而脆弱的资金链给当下的市场竞争埋下了一颗颗不定时的炸弹。


耐磨行业的危机主要体现于前期的不计成本的低价竞争、然后发展成偷工减料、掺假售假、以次充好等,宁国耐磨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恶性循环,毫不保留的凸显出市场经济的残酷性。


在这种恶劣博弈的环境下,宁国耐磨销售员,失去了曾经打歼灭战的气概和勇气,大部分的精力用来防御外敌,即使开发一个新的耐磨市场,也是在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境地,俱显身心疲惫。

 

而此时的耐磨企业,更是是举步维艰。

关、停、租、卖、逃成了很多耐磨企业的最终归宿。

于是,资金实力雄厚、规模产能大的企业,开始通过技术革新、上马智能自动化、转换生产经营模式,改进技术装备和研发升级新产品的同时,也相互打起了销售人才的战略。


耐磨行业生产技术过硬、业务娴熟,业绩斐然的业务员,便变成了抢手货。

 

然而,不仅是耐磨企业要追求企业利润, 业务员更要追求个人利益。


于是,就产生了业务员与耐磨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的矛盾,业务员在拿到订单到手之后,坐地起价,和耐磨企业因个人所得,讨价还价,从而出现耐磨企业为留住市场,不得不让步,不仅不能保本、不赚反亏的现象,大量的呆死帐,成了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现实的问题是,耐磨企业耐磨产业,属于高强度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能耗、高污染,生产工人老龄化日趋严重,职业病相继出现,出现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很多企业即使拿到了订单,已经到了无货可交的窘境。

 

于是,安徽马鞍山、江苏徐州等地铸造企业,成了宁国耐磨配套生产基地,但是随着环保督查的加剧,2018年初以来,配套基地的产能仍不能满足宁国巨大市场的需求。

 

一些生产设备落后、产能的缺失、销售人才流动频繁的耐磨企业,处在进退两难的尴尬的境地。

 

没有了固定销售团队和自己培育的销售梯队的耐磨企业,销售人员大都在同类企业里身兼数职,成了名副其实的钢球贩子,哪里有利益,就去哪里,哪里价格低,就去哪里,使得耐磨材料企业的老板被销售员牵制着走。

 

面对如此局面,宁国耐磨何处去?

 

本人认为:

竞争和发展,是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因此,人工智能、技术革新、环保升级、规模资本和技术装备资本是突破耐磨行业格局的最大的保障。 


生产设备智能化、现代化;企业规模化、产品集中化、人才集约、管理正规化刻不容缓。

 

市场永远实际存在,销售渠道永远畅通,需求依然旺盛,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

 

说到底,宁国耐磨行业目前最大的困难和瓶颈,不仅是从人工到机器的升级,也有企业与销售员利益分配的竞争,就是销售团队的竞争。


当下,耐磨行业应该考虑能够舍弃利益,积极寻求重组、合作,接受公司员工、技术骨干、销售人员入股,这样才能实现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众筹性质的企业,从而形成稳固的管理、生产、研发、销售团队,以优质的产品、周到的服务,广阔的市场达到利益共享。

 

大家齐心合力,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实现信息、技术、设备、产品、人才等缺陷的互补,这样,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现状,走向良性发展。

 

否则,在未来的三五年之内,没有实现智能化、依然依赖手工生产的耐磨企业,将继续沦陷,直至完败

 

原创:胡先岐13956564713

地址 : 安徽省凤形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五公司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衡阳体育器材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