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新时代 共筑教育梦 ---大连市第四十七中优秀教师风采展(之三)

2023-05-10 14:56:27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质量是生存之本,师资是发展之基。四十七中学现有三分之二的高职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22.6%,远超全区的平均值。 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教师也迅速成长为学校的中流砥柱。一支具有阳光心态、专业姿态和学者气质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他们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把教育作为爱的事业去奉献,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撑起四十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本期是系列之三,我们将继续展出这些优秀教师的亮丽风采,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也借此对这些辛勤的教师们表达深深的敬意!


教育格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

个人简介

        隋泽鹏:中学一级教师,校级骨干教师、校德育主任、团委书记。先后被评为沙区优秀青年教师、沙区优秀教师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执教的课获得沙区“新星杯”教学比赛一等奖,多次承担区观摩课。

教育故事

点滴做起 凝心聚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学生。”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体贴和关心学生,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亲其师则信其道”这也是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我做班主任伊始,就给自己定下要求:树立“服务”意识、“亲人”意识,从点滴小事做起,凝心聚力,管好班级。

       班级有位李同学天资聪颖是个好苗子,但性格固执、偏激、狭隘自私。为了教育这个孩子,我想了很多方法都收效甚微。一次偶然的机会,在«XX,我想对你说»的班会稿件中,我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文中他这样写道:“爸爸,你还记得吗?上个星期三为热水瓶的事,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了我一顿,好疼!直到现在身上还有一些棍子的印迹呢!爸爸,你打我,我能受得了,可我就是受不了你不分青红皂白地打我。知道你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很辛苦。我决心好好学习,听你的话,可你的脾气,我真受不了!……”这篇文章,让我真正了解到李同学的内心,看到了一个孩子心灵深处的痛楚。为了让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我穿梭于孩子与他的父母之间,分析造成孩子这种性格的原因,并帮助家长找到应对之策。特别是针对孩子父亲的语言暴力和体罚暴力,更是反复地深入家庭进行沟通和指导。并亲手写给他一封信,信中标注日常可能发生事件以及应对的语言,一共25条,将近一千字。这一句句,一字字,最终感动了这个孩子的父亲,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

       与此同时,我和我的科任教师们也针对小李的特殊情况,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后来,孩子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发挥,中考时发挥良好,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小李至今仍与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年都会定期来看我。

       这样的教育故事还有很多。我就在这一件件小事中,在一点一滴的实干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们付出的是智慧、汗水,我们收获的是学生们自信的微笑、成长的快乐。



教育格言: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个人简介

        姜师龙: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沙河口区优秀班主任,初二年级组长。多次执教区展示课,曾获大连市优质课二等奖,区新苗杯一等奖,区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三等奖,市班主任技能大赛一等奖。撰写论文获辽宁省教育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所带班级获大连市三好班级。


教育故事

       爱的奇迹让幸福与我们同在

       当小庞同学这个大连市最美少年荣誉称号获得者,拿着他获奖的美术作品,充满自信的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爱能创造奇迹,幸福与我们同在。

初见小庞是在教导处,看人躲躲闪闪,说话含糊不清,连身体都是斜歪的——这是一个典型的脑瘫孩子。第一次当班主任,就遇到一个这样的孩子,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家长说:“去过启智学校,人家说孩子能力挺强,不收。”我心想,这可是一个脑瘫的学生,叫我怎么教?这样的一个孩子,学生要是嘲笑他,如果出现点什么问题我就在劫难逃了。

既然推脱不掉,只能静心想招,偶然看到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我茅塞顿开。他说:这大夫的医疗技术怎么提高的?是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医疗实践中提高的。同样,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怎么提高的?是在治疗各种学生心灵上的疑难杂症的教育实践中提高的。老师们想想看,咱到医院看病的时候,有没有一个大夫一看咱得病,他来气了。“你怎么得这么个病啊?这病多难治呀?我就会治感冒,你怎么不感冒呢?一旦这么想事,你才会发现,实际上后进生给咱提供了增长管理能力的机遇。咱应该用感恩的心对待人家。”小庞同学的问题已经超过后进生了,如果能够帮助他成长,那我的能力得提升多少,想到这,我心中一片光明。

       关键词一,集体。学农的时候十公里定向越野,小庞的腿不好,他担心自己影响班级的成绩,过来跟我说,老师我能不能在宿舍待着,不去定向越野了。我明白他心里的痛楚。便把全班同学召集起来“今天我们这个集体遇到一个难关,小庞同学担心自己,走得慢影响班级的成绩,同学们说说怎么办?”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起来,最后几个男同学一起说,老师我们是一个集体,即使少一个同学,我们也是不完整的,就是背着,抱着也要带着小庞同学一起走向终点。当全班三十二名同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牵着,心连着心,一起唱着班歌走在充满繁花嫩叶的田野上时,我体会到了幸福。

       关键词二,尊重。对于小庞来说,对于他最大的尊重就是不把他当成一个脑瘫的孩子,把他当成一个正常人,一个正常初中学生来对待。语文课上,即使他满脸通红,浑身是汗读出的课文也是磕磕巴巴,甚至是含糊不清的时候,我和全班同学都是静静地,认真地听,如果读对或者读好的时候,我便会大喊“小庞同学你真棒,”这时全班同学会用潮水般热烈的掌声鼓励他。

当他偷懒的时候,当他犯错的时候,我也会狠狠地批评他。看着他流泪的脸,我也会心软。但是我知道,他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可怜。

       三年后,他不仅能够语文及格,而且在中考中取得了成功,去了理想的高中。他说:下一个目标是通过美术特长考上大学。

朝阳出来了,湖水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群星为它作伴;春花开放了,绿叶为它映衬;鸟儿鸣唱了,蟋蟀为它弹琴……天地万物都在讲述着爱的故事。是啊,唯有爱,才能创造世间的和谐,唯有爱才能创造人间奇迹;唯有爱才能让幸福与我们同在!

教育格言时刻谨记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有多深远                           

个人简介:

        樊菲,中共党员,中学化学二级教师,担任沙河口区初中化学学科指导教师。曾多次承担区级展示课,执教的课先后荣获区新星杯比赛一等奖、省德育精品课程二等奖。撰写的论文荣获省级一等奖;参与“国培计划2015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中小学)”;2015年被华中师范大学聘请为“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资源建设项目(初中化学)学科主讲专家。

教育故事

我的课堂我做主

        在工作中,曾经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精心准备了一节课,结果课堂上提出问题没人愿意举手回答;只有被提问的孩子在思考,个别孩子还在溜号,注意力很难集中;实施小组合作,却发现孩子们积极性不高,小组合作流于表面;课后本想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反思,然而两个班级的作业还没有批改,花了两节课的时间终于批改完成,还要重新翻一遍作业统计各题的错误率;想要因材施教,却无法准确的指出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和知识漏洞,要实现个性化辅导太难!


Sweet Memories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我大开眼界,解决了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而其带来的教育变革更让我对未来的课堂充满期待,原来,课堂还可以这样生动起来!我像是春草一般汲取着互联网+教育的阳光雨露,并准备在我的化学课堂上大胆尝试。

       首先,从自身做起,从每一节课的精心准备开始,在充分完成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制作交互性强、开放性强、具有动态生成性的课件。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如同一个个闯关游戏,知识变得不再枯燥,课堂上出现了久违的“小手举高高”。

       其次,带动孩子们加入这场信息技术的变革中,从作业入手,改变作业方式,采取自愿参与在线作业的形式,利用网络开展个人PK赛、班级团体赛、闯关赢积分、积分兑换奖励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孩子们的化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最后,依托信息技术大数据,以作业情况为根据,整理并分析得出的学生知识图谱,帮助我找出了每个孩子知识的闪光点和薄弱环节,并且让我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实现因材施教,使孩子们都能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指中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品格和能力”。培养学科素养,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基础教育一线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在前行的路上,我会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砥砺前行!                


教育格言:教育是引导学生去领悟生活的艺术

个人简介

      宋岩:中共党员,中学中级教师,曾获“沙河口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所授课获得沙河口区”新星杯”教学比赛一等奖,“能手杯”教学比赛二等奖,辽宁省优秀课一等奖,辽宁省教学设计优秀奖,东北三省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质课,“部编教材深度宣传解读”一等奖,多次评为校本研修先进个人。


教育故事          

给你一份期待,许我一次成长

      在我的课堂上,课前时事播报是把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时事播报由学生自己选材、整理、展示,最后由教师点评。这样既增长了知识,又扩大了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学科素养。

       按照惯例,轮到的同学都会在掌声中走到讲台,开始自己的展示。但有一次铃响后,教室里显得很安静,大家在等待有人走出来。我环视了一下整个班级,看到一位同学在匆忙地借报纸。掌声停止后,他站起来,读了自己随便找的一则消息。播报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观点,而他恰恰缺少的就是这一部分。读完后我说:“这位同学没准备好,一定有自己的原因。我们希望他完整地呈现播报,明天的机会还留给他,我们大家也要支持他!”掌声响了起来。机会再次垂青的时候,他珍惜了。第二天根据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新闻,他对该事件进行了完整、清楚、生动地播报,还配有现场情况的视频回放和图片。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对新闻事件进行了简要评述:“首先,我们随时都要有安全意识,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或危险的地方。其次,我们要有规则意识。特别是青少年要提高安全意识,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防患于未然。”

         播报结束后,我做点评:“这位同学很用心,在这个问题上研究得很深,所以只要用心就能做好事情。我建议,让我们再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掌声又一次长久地响了起来。以后,这位同学一直都很用心,许多事情都认真去做。我看到了他不断进步——这是一个老师真正的快乐。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就是给自己快乐的机会。

       期待是一种最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它对学生能产生奇特的、巨大的鞭策力和感召力。我辩证发展地来看待学生:犯错时,他自己也能意识到。这时候,他自己原本就心虚,我恰在这个时候把握住他的心理状态变化,恰当地给他机会,他就会萌生做好的决心。在期待、鼓励、赏识、肯定、接纳中促进我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实现教学相长。


教育格言:容忍孩子的缺点,肯定孩子的观点,发现孩子的亮点,弘扬孩子的优点。

个人简介

       刘丹丹:中共党员,中学地理一级教师,沙河口区师德先进个人。曾获沙河口区“能手杯优质课”教学大赛一等奖,东北三省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论文一等奖,多次承担区观摩课,被评为校本研修先进个人;,一课一名师”网络晒课中被评为市级优质课,参与《初中地理中考全程复习》一书的编写,所执教的《水资源及其保护》一课在全市进行展示及交流研讨。

教育故事

  深入课改  走进地方课程

                ---- 润泽五彩生命 绽放生命之花

       朱永新教授说过:“只有拥有卓越的新教育课程的教室,才是完美的新教育教室,如果没有卓越的课程,教室里的生命之花不会开放,所以,课程是所有新教育梦想、理念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新学期伊始,辽宁省地方课程开始走进学校课堂,我有幸承担了《滨城大连》这一学科的教学任务,挑战伴随着压力,为了让学生拥有一节轻松愉悦并有收获的课堂,我一直在努力地挖掘地方课程的魅力。我想,真正高级的趣味,一定不是表面上的热闹,而应该是更深层次的吸引,使学生的情感真正得到提升才是关键。于是我反复研究《辽宁省地方课程指导纲要》,力求让学生通过地方课了解大连历史,感受大连文化,真正地爱上我们的家乡—大连。

         记得刚开始上地方课的时候,学生并不重视,很多学生连书都不带,学生们提不起兴趣,更别说认真听课了。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开始尝试调整我的教学设计思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大量搜集相关素材,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此,学生们在课堂上变得活跃了,小组活动时热烈讨论;课堂上能踊跃发言,同学们都争着抢着把自己知道得家乡情况介绍给大家。如在讲《水资源及其保护》一课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节水护水海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力,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课上,孩子们思维非常活跃,原来每一位同学都是如此的熟悉并热爱着自己的家乡啊!而我在讲《领略大连广场风光》一课时,给学生们提前布置任务,利用周末时间去大连的广场走一走,并拍下美丽的瞬间,课上向大家展示介绍各广场的背景和特色,学生们都特别积极踊跃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们了解了大连广场的类型与特点。



      现在,学生们越来越喜欢上地方课了。 课堂上,我尽可能使用多种方式为学生们呈现多彩缤纷的大连特色与文化,让孩子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会继续提升自身素养,在发挥地理学科感染熏陶作用的同时深入钻研、挖掘地方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让教室里的生命之花精彩绽放。

教育格言: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

      个人简介

       王云峰,中学一级历史教师,沙河口区优秀青年教师。曾先后荣获大连市“能手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沙区“新苗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沙区“新星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沙区“能手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辽宁省第十七届信息化教育教学大奖赛一等奖。

教育故事

让历史教师成为薪火相传的领路人


        古代的师者有两种,一为师傅,二为师父。所谓师傅是来教你本事的,授你技能、手艺。而另一种师父就像父亲一样,给你精神上的指引,使你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从教的这八年时间里,我一直努力,在做好一名 “师傅”的同时成为学生们的“师父”。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中考“5分”的这种现状让历史学科在中学教学活动中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家长看不起,学生不重视。然而,作为一名历史学科工作者,我们的使命并不是让学生在中考中都拿满这“5分”,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七年级是学生正式接触历史的第一年,而七年级历史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史,这就使历史课堂成为了我们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主要阵地:如在讲述《远古的传说》一课时,我会向学生介绍“炎黄子孙”的由来;通过介绍形形色色的考古发现让学生感受中国这个农业古国,在万年之前便闪耀着文明的光芒;青铜器、甲骨文、都江堰、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以及先秦百家争鸣的思想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伟大智慧;丝绸之路、四大发明的传播、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又处处展现了一个古老帝国的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这些传统的文化与文明都将成为源头活水,滋养着学生们的心灵。


       历史就像一部长长的电影,在我们面前慢慢呈现遥远的过去所发生的故事。每个国家都在上演着属于自己的那部电影。作为拥有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需要世世代代的传承,历史教师便是这薪火相传的领路人。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上,学生能够明白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了解这个世界了解我们自己,至少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身为中国人,中国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现在是这个样子,世界的格局又是如何形成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历史教师,我将在立德育人这条路上继续摸索前行

教育格言: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应对学生。

个人简介

      郑晓瑜,中学一级生物教师,硕士学位,心理咨询师(三级),沙河口区师德先进个人。曾先后荣获沙河口区“新苗杯”一等奖、沙河口区“新星杯”一等奖、大连市教师教学信息化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沙河口区优质课一等奖、辽宁省学科德育精品课评比二等奖、 “一师一优课”部级课优质课奖、市级优质课二等奖。

 

教育故事

用赞美激活课堂

        如果有一天我做了老师,就想干一件事,就是拿着花名册转着圈地表扬班里的孩子。人性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渴望被欣赏,我认为教育孩子的秘诀就五个字:“往死里夸他!”这是一位著名学者阐述的论教育之道中的一段话。——题记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在课堂上,我经常指出及纠正学生所犯的各类错误。一堂课下来,很多学生都被我纠正过错误。有时候我心里一急,还免不了批评几句。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为此我陷入了沉思,课下同学生谈话聊天后我知道了原因:是我过分“周到”的纠错挫伤了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信心。换位思考一下,若是我在学习时,老师也是不停地打断、纠正,那怎么不会感到气馁和受伤呢?那怎么还能积极愉快地学习呢?反思之后,我开始尝试寻找补救的方法:是不是我更应该采取赞美和鼓励的态度?于是,从那以后,课堂上我不再粗暴的打断学生的看似错误的回答,而是微笑着、耐心地聆听,从中找出精彩的亮点并大加赞赏,对其他同学的嘲笑,我能及时制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但是,“夸”也是门艺术,要夸得恰到好处,也决非是件简单的事。表扬要有质量,而不是信口胡乱的夸。“往死里夸他” 首先要夸得准,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感到是受了欺骗,起不到激励作用。而且也会因为这夸奖来得太容易了,而失去了激励的作用。而如果夸错了,那就会引起不良后果。


      记得在上《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一节时,我发现班上的女生比较积极。每逢回答问题,频频举手的都是那些女同学,而男同学举手发言的少之又少。我灵机一动,说:“女同学发言积极,男生到现在为止动静太小。难道举手回答问题也与性染色体有关?是因为女生多了一条X染色体而更积极,还是因为男生有了一条Y染色体而更拘谨呢?”学生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我接着说:“在科学研究尚未结论之前,还希望男同学们多加努力哦!”随后,课堂上那种“女男失调”的情况果然大有好转。

       所以要把握夸赞的时机,不能用多用滥,因为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就像我们常说的好话说多了就不值钱了。所以赞美学生也要适时适度,只有最恰当的时机与最恰当的夸奖,学生才会最受用,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

      请给学生一点适度赞美吧,因为他们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教育格言 :  身心兼修,魂魄并铸

个人简介

        王希,中学中级体育教师,沙区师德先进个人。曾带队参加辽宁省踢毽比赛获第二名的好成绩,连续四年蝉联该项目大连市第一名。多次荣获大连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曾带领学校科技小组,在大连市科技节中荣获多项赛事一等奖。


教育故事                                  


             教师融入学生,体育渗透德育

体育是一个被日益重视的学科,它所承载的责任也日益艰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在陪同学生们成长的同时,同样也能深切感受到孩子们的欢笑与悲伤,体会着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我想只要肯俯身倾听,真心付出,同样可以为学生的成长过程增添一抹耀眼的光芒,实现体育教师的真谛。


       在上体育课时每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规规矩矩,其实不然,真正的体育课的课堂纪律,与练习实际情况不是体育老师所想象说的那样理想化的。比如初三年级,男同学与女同学的训练项目是不同的,那么上课有时就要分开教学,有一次我安排了男女分开教学,女生练习仰卧起坐,男生练习实心球,首先是给男同学讲解实心球的动作要领,然后就给同学们布置任务让学生们自主练习,可当我在指导仰卧起坐练习时体委跑过来告诉我说,任务量大有的同学不愿意练,相互嘲笑。于是我集合了队伍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由于大部分同学对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掌握的不好,扔的不远,扔的远的同学又嘲笑他们,于是就出现了不愿意练,相互嘲笑的情况,所以同学们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索性就不练了。因为这是体育课很容易出现的现象,所以我认真的写了教学总结,认为导致这节课出现上述原因主要是教学方法形式单一,老师下达任务,学生接受任务。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所以我改变了思路,教师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要把老师与学生放在对立面上,而是成为一个集体,上课前就告诉同学们,我们这个集体这节课挑战的目标是什么,给每个同学建立起目标心里,让老师辅助学生共同完成目标,并且加强德育的渗透,这样学生们会想到老师与我们同在,即建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体育课本来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不但可以达到以教育人的目的,更有助于培养学生重视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良好品德。

    审稿:张丹 杨淑丽

    编辑:刘丹丹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衡阳体育器材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