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唯归来:一个大写的佛系文艺女青年

2023-05-10 14:56:27


△汤唯


近日,沉寂许久的汤唯火热的回归到了大众视线。


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亮相戛纳,获得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与胡歌一起拍摄Vogue Film《在所有想见的地方》,久别重逢,不期而遇。

△《在所有想见的地方》


拍摄玛格南图片社的无底妆照片,干净清爽,优雅自信,美得独具韵味。


汤唯的身上一直有一种美吸引着我。那是一种让人觉得岁月静好的美好,如清风徐来,水波不惊。 


△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




1




一直觉得,汤唯是娱乐圈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她身上的那种温婉、知性、淡然、文艺、分寸感,很难再找出第二个和她气质接近的女星。

汤唯不是第一眼美女,她的美是剑走偏锋,气质更是洗练后的遗世独立。汤唯生着一张张爱玲笔下的六角脸,小方腮,五官更谈不上精致。


李安曾说,像汤唯这个样子,在大陆以前根本没有人会喜欢。


可汤唯身上有种独特的气质,有制片人曾这样说:


“汤唯可能是中国大陆女演员里唯一看上去像念过书的人。”


△李安


李安回忆《色·戒》选角时也说:


“我就看到她气质很像以前的国文历史老师,现在两岸三地的年轻人中都找不到了。”


这样的气质,让汤唯在百花争艳的娱乐圈中显得遗世独立,犹如一株遗落在凡尘的幽兰,虽身处闹市,却心居深谷。



△《色戒》中的汤唯


而这样的气质,大概都源自于她安之若素的天性。


古人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私以为,这句话放在汤唯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2




很多人都知道,汤唯是通过李安的《色·戒》成名的。凭借这部电影,她获得了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人奖。



许多人说她幸运,可这些人大概都不知道,在这之前,汤唯已经在这个圈子奋斗了近十年。


1998年,19岁的汤唯陪同学去参加文化经纪公司的面试,结果自己却被录取了。同年,她参加中戏的考试,由于文化课没有通过,遗憾落榜。


△汤唯生活照


但汤唯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继续复读,终于在2000年考入了中戏的导演系。


2001年,还在念大二的汤唯被赖声川导演相中,在话剧《如梦之梦》中饰演五号病人的妻子。


毕业后,她也拍摄了一些电视剧、电影和话剧,尽管始终默默无闻,但她依然执着于演员的道路上,不为鲜花和掌声,仅仅因为自己喜欢。



2006年6月,李安公开为《色·戒》挑选女演员,汤唯被初步选中后便到上海参加训练,学习苏州评弹、上海话、穿旗袍、穿高跟鞋,每天都要训练十个小时以上。


历时了一个多月,李安才决定与她签合同。


能被李安选中,其实不是幸运,而是这么多年的厚积薄发。


△《色戒》剧照


于是,我们才能在《色·戒》中看到这样一位风姿绰约的王佳芝。穿上旗袍,不输张曼玉,眉梢眼角,皆是风情。


她在电影中的表演更是丝丝入扣,把王佳芝面上波澜不惊内心波涛汹涌的感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为之动容。


所以李安说:“汤唯之于《色·戒》,已不仅仅是女主角,是影片的所有。”



然而,这样的盛名对汤唯来说,是幸运亦是不幸。盛名之下,更多的是非议。《色·戒》在成就她的同时,也轻易将她此前的成绩轻轻抹去。


“我的过往无人提及,仿佛我是一个空降兵,直接落到了金马奖的颁奖台上。”


2008年,她从事业巅峰一下跌落至人生谷底,而汤唯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有着常人难有的从容淡定。

 


面对种种流言蜚语,她选择置之不理,而是收起行囊,选择去英国读书。


仿佛,之前的所有荣誉、名利;如今的所有流言蜚语,于她而言,不过是一场幻梦,她只消风轻云淡的一个转身,就可以把它们抛之脑后。


因为,她不是在意这些身外之物的人,她知道自己该怎么活。





3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墙壁。


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平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


汤唯说,她非常喜欢这本书,而这段话,更是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她的人生观。



在她看来,真正的强大,不是一味的争强好胜,而是在困境中,在颠沛的命运中,一颗坚韧和淡然的心。


所以,这样的她才会在跌入谷底之时,才会那样的安之若素。也只有这样的她,才能在百花争艳的娱乐圈中,顶着一张清淡的脸,却笑得云淡风轻。


这样的汤唯,戏里戏外没有一点焦灼之气。



她就像是开在深谷里的兰,不争奇斗艳,优雅自然地生长。也像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河,让人觉得岁月静好。


也只有这样的她,才能在百花争艳的娱乐圈中,顶着一张清淡的脸,却笑得云淡风轻。


汤唯说:“不争,也有属于你的世界。”但又说:“你可以不和别人争,不和外界争,但是不能不努力,要和自己并肩战斗。”


云淡风轻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努力。


刚去英国学习话剧时,完全不会读古英语,便从老师那儿录了音一遍遍听。



△《晚秋》剧照

《晚秋》时,汤唯和玄彬只有24小时,然而在戏外,他们花了两个多月酝酿感情。拍《黄金时代》时,汤唯一本本啃萧红的书,用繁体字抄录。


△《黄金时代》中饰演的萧红


为了塑造出萧红因颠沛流离而面黄肌瘦的神态,在哈尔滨零下几十度的天气里,她穿着薄衣和单鞋出去,独自在冰天雪地里挨饿受冻。


△《北京遇上西雅图》剧照


拍《北京遇上西雅图》时,为了体验孕妇生活,她几乎每天24小时都在肚子上套着穿着铅球的书包,只有在洗澡的时候才取下来。


汤唯说:


“我没有技巧,没有捷径,我只能走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里面,感受她的喜乐,所以我每天都渴望能够进入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让她的灵魂在我身体里。”


这样看上去有些笨拙的方法,却让每个人物在她的身上活了起来。她是王佳芝,是安娜,是萧红,是文佳佳。



她风流婉转,她结着哀愁,她渴望片刻的欢愉,她有故事。她像是一缕清风,她从不曾停留,而你注定无法握住她。




4




不拍戏的时候,汤唯喜欢把自己隐于闹市之中。


她没有微博,没有推特,不博版面,不上综艺,更不混迹于任何社交媒体。


没有戏的时候,网上几乎不会出现她的任何消息。




在图书馆,在旧书摊,在伦敦的大学,她穿着衬衫,牛仔裤,抱着书,和寻常学生无异。


她也逛小店,淘衣服,坐地铁,到批发市场买水果,去菜市场买菜,在路边小摊吃十块钱的美食。


陈可辛回忆和汤唯见面时的场景,她刚从唐山回来,穿着一双木头式的鞋子。正是因为这双鞋,让陈可辛认定她能够饰演《武侠》中的阿玉。


△《武侠》中的阿玉

陈可辛说:


“汤唯的一个优点在于,虽然盛名在外,但仍然保持了很多很朴素的特质。


我这十几年来碰到的演员里,很少有人能保持这种单纯。她很能融入当地的环境,没有任何偶像包袱。”


正是因为她的云淡风轻,所以才活得这么自在,这么潇洒。虽是明星,却比许多普通人过得还要恣意。



面对人生的低谷,她不自怨自艾;在荣誉名利面前,她不迷失自我。


其实,汤唯才是真正的佛系文艺女青年。在纷纷扰扰的娱乐圈中,宠辱不惊,安之若素。


回首她近二十年的演艺生涯,曾踏上云端,也曾跌入谷底。但于她而言,也不过“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罢。





延伸阅读:汤唯:我如何用12年改变命运?


文:汤唯


大家好,我是汤唯。今天想借此和你们分享一些我的小故事。


我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父亲是一位画家,母亲在我出生之前是一名越剧演员,之后也转入绘画学习。小时侯,我们的一切都是由父母来安排,因此顺理成章的,父母安排了我走画画这条路。但其实,我从小就有个愿望,就是会说很多种语言,方言、外语都行,所以每回看见那些在多种语言间很骄傲地自由转换的人就羡慕得不得了,总会偷偷地多欣赏一会儿。


我喜欢语言,掌握它,能和当地人聊天时,语言上的亲切感能让某些隔阂瞬间消失,能帮助你快速融入对方的文化,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后来,记得是高中二年级,我在杭州报纸中缝里看到美国交换生的申请消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于是我想也没想,第二天立刻按要求把申请材料,包括什么照片啊、老师和学校介绍信啊等等,都准备好了。可是……在父母这最后一关卡住了,出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让我去,而我那时候也就是个高中生,别无选择,好吧,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心中被演练了千百遍的画面,暂时冷藏起来了。


那年,我15岁。




人生就像是一个圆,常会走着走着,就遇到了陌生又熟悉的机会。


在我拍完第一部电影,而合适的第二部又尚未出现,有了个空档。突然我发现,唉,机会来了,超级兴奋!!!公司当时就提议去纽约,但我想去瑞典学戏剧,因为我喜爱的两位大师斯特林堡和英格玛·伯格曼都从那里来。但是!我不会说瑞典文!英语也仅限皮毛。好,那就先从英语国家开始,我决定去那个有海德公园的伦敦。


之后就是不停在追问公司,我几时可以走?可以走多久?去哪间学校?什么专业?要带些什么?住在哪里?那段时间我兴奋的就像个明天要去远足的小学生。最后,在公司和李安导演的帮助下,我去了伦敦数一数二的戏剧学校LAMDA(London Academy of Music and Dramatic Art 伦敦音乐戏剧艺术学院),虽然只是念了两个summer courses,但小时候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就是在国外学语言。


那年,我27岁。也就是说,12年后,我实现了15岁的少女汤唯的梦想。




包括后来因为电影工作需要,我有机会在香港学习广东话,也是一样。


我时常觉得生命很神奇,有很多事想做而未能成,曾经一度失望之极,你以为生命中的那扇门已经关闭,你以为自己也已经放弃,可当日子过去,你只要踏踏实实走你该走的每一步,积极地去面对生活,有一天,你冷不丁就会发现另一扇门不晓得几时已经悄悄地~为你打开了。对我而言,伦敦的学习生活,就是我生命中的一扇门。


我喜欢语言,掌握它,在和当地人聊天时,很神奇的,语言上的亲切感能让某些隔阂瞬间消失,你就可以去探索这语言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


那会儿整个学校我怀疑就只有我一个亚洲人,这正合适。在伦敦的日子,我给自己设了条规矩,除了与国内联系非用不可,绝不说中文,珍惜时间,给自己一个最纯粹的语言环境,有效率的专注于感受这种语言的氛围。但这真不是那么简单,一开头就给了我个下马威——第一堂表演课,全班同学光脚一圈围坐在排练厅黑色的橡胶地上,挨个儿一句句读仲夏夜之梦。我永远忘不了,轮到我读的那句,几乎没有一个词是我认得的,大家都等着看我,尴尬的呀,真想扒拉条地缝钻进去,最后还是身边的老师帮我念了,当时特想哭,,可我连基础英语还没掌握完全呢!




剧本读不下来这件事挺可怕,你连读都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那怎么演啊!以前只演过中文的,这英文的使使劲儿我也能读,可这回好嘛,是我拿着剧本,那些词它们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它们,就算查了字典也不知道整句在讲个什么鬼东西,崩溃!但话说回来,我还就不信了,怎么就不行呢?我冲去老师办公室,用手机就对着老师说:Could you please read all the lines for me?老师也很好,全都读了。之后的两三个礼拜我就跟这录音谈起了恋爱,每天上下课,坐地铁一个小时,还有走路大概二十分钟的路程,那一个半小时,来,去,我永远都是在听着跟读,回到家里也是在听,做饭也听,睡觉也听。人多就小声咕哝着跟读,四下无人就扯着嗓子跟读,就那耳朵里永远塞着永远在听。


暑期班时间很短,只有三四个星期。期末演出后,很意外地,我获得了两出将在伦敦上演的舞台剧女主角的邀请,。但因为与《月满轩尼诗》撞期,最终只好忍痛割爱。这愿望至今还在冷藏柜中…


这是我学习英文的一个小例子。我想说的是,困难总是和我们如影随形的,用不着害怕,怕也没用,反正它都在那儿,拐个弯儿就碰上了。其实遇到困难的时候,面对它,拥抱它。这时它就不再是个坎儿,只是一件事儿。对我而言,困难是一种营养,能强壮我的心智,帮助我成长,为将来做准备。




我是个喜欢一直往前跑着的人,总好奇这世界还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我没见过。跑着跑着自然会会遇到各种稀奇古怪不同的状况,(这应该是我天生好奇的性格决定的)遇到了,害怕没用、哀声叹气没用、逃也逃不掉的。这种情况,我喜欢把自己收拾利索了,准备好,迎上去,和他它say hi,理解他,与他交谈,握手,拥抱,他会离开,你也不用回望,继续往前走就是了,生命这么短,世界那么大,多的是你可学可看的。我坚信,再大的障碍除非你投降,不然谁也不吃不了你。当一切都时过境迁,便是你破茧化蝶的日子。不用管别人怎么想,听从内心的声音,自己做的决定,不管结果怎样,我不会后悔。


刚刚说到,语言是我人生中的一扇窗户。因为伦敦打下的那一点语言基础,令我有可能参与国外电影的拍摄,比如2009年的深秋,西雅图,我主演了韩国电影《晚秋》,意外收获了韩国电影同行的诸多认可与观众的支持。2011年在国内上映时也得到了很多中国观众的喜爱,感恩。




当然,也因为这部电影结识了当时的金泰勇导演,更没想到,几年之后,他竟成了我的家人。泰勇xi,对我而言,亦师亦友,亦是兄长,也是爱人。其实小时候,我是觉得我肯定不会嫁给一外国人,但是缘分就是那么随性,我也欣然接受。要知道能遇上那么有默契、互相那么懂得对方,而又能一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有多难,所以我绝不会错过。


回到最初我的感叹,生命很神奇,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在前面等着你的是什么(You’ll never know what life has to offer)。


对我而言,


遇到机会,当机立断,抓住它;


遇到困难,调整心态,拥抱它;


遇到缘分,变成傻子,珍惜它。


改写命运,就是点点滴滴的生活态度。最后用三句话结束我的分享:


Every second,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the next second greater than now;


change, is in all of us;


I believe, you can change your destiny。



来源:淘漉音乐


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文字、图片和其它信息)均来自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此号均尽最大可能备注了作者和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版权等问题,可在本公号后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

有一种喜欢叫做默默转发

您的肯定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衡阳体育器材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