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

2023-05-10 14:56:27

2016 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是( )。
A.《教育学》
B.《新教育大纲》
C.《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D.《教育概论》
2.“壬戌学制”以( )学制为蓝本,虽然几经修改,但变动不大,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A.美国
B.日本
C.欧洲
D.俄国
3.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 )。
A.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
B.上海泸南三等学堂
C.南洋公学外院
D.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
4.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学方法,叫
做(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
5.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
A.语文
B.数学
C.体育
D.物理
6.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 )。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7.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这属于问题解决阶段的( )。
A.分析问题阶段
B.提出假设阶段
C.发现问题阶段
D.检验假设阶段
8.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的面积。这些知识属于(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保护性知识
9.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揠苗助长”主要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11.“始终没有被其他课程设计所取代的课程”是(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分科课程
D.显性课程
1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的观察力的特点( )。
A.目的性较差
B.缺乏精确性
C.缺乏顺序性
D.较易抓住事物的本质
13.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
知觉的( )。
A.调整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14.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具有很大的(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深刻性
D.具体性
15.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
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
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
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连朋友跟她开玩笑她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
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 )。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16.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A.认知水平
B.学习兴趣
C.成就动机
D.性格特点
17.成败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且稳定的归因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18.以下不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
A.观察实物
B.演示实验
C.到实地参观访问
D.观看教学电影
19.班级授课制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 )。
A.班、课、时
B.班、课、师
C.班、师、时
D.课、师、时
20.在公开课上讲《荷花》时,出现了下列四种情况,不属于教师精心安排的是( )。
A.教师在讲完课后,黑板上的板书上有“天头”,下有“地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B.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展现关于荷花的美丽景色图,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想象
C.教师领读课文时,站在讲台“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上向学生朗读
D.学生在教师教授后,因感受到了荷花的美而不由自主产生共鸣,纷纷产生遐想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
21.简述新课改的基本目标。(10 分)
2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10 分)
2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0 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 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分)
24.材料
班主任王老师在晚自习时发现教室地面上纸屑很多,便让劳动委员打扫,自己就去另一个班上课了。
劳动委员见老师走后停止了打扫,心想放学后就该值日生值日了。不料,一会儿检查工作的校领导发现了
班里卫生极差,给班级以严厉的批评。
第二天有班会课,王老师决定以“让一切劳动都爆起火花”作为班训,同时结合“扫屋风波”,以此
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为养成“爱学习、讲文明、守纪律、爱劳动”的良好班风奠定思想基础。第二天,
王老师抓紧一切时间,找班干部谈话,分析得失,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下午,班会如期举行。教室墙上
贴上了火红的“班训”:让一切劳动都爆起火花。同学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氛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劳
动委员和其他班委成员、同学们纷纷上台发了言,他们个个神情严肃,认为以前没有形成很好的配合,自
身存在一些问题等,纷纷表示不会让“扫屋风波”在班级中重演。同学们很快有了认同感,他们认识到自
己属于这个集体,这个集体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建设。大家一同制定了班级卫生责任制。劳动委员也打消了
“引咎辞职”的念头,化内疚为动力,勤奋工作。
此后,这个班的班级卫生一直在学校保持先进,其他各方面也都有起色。他们很快就获得了学校“先
进班集体”的称号。
(1)结合案例谈谈“先进班集体”的标准是什么。(10 分)
(2)作为一个班主任,王老师的哪些做法值得借鉴?(10 分)
25.材料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到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班
主任说:“别给我们排队了。”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 多年书的教师心头一热,
眼睛湿润了。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根据某课程调查专家小组的
一项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
数和排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
(1)故事中的“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2)结合案例和新课改教育思想,谈谈当前学校教育中所提倡的教育评价理念。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 小题,任选1 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 小题计分,40 分。考试可按照所学专
业方向,选择作答。26 为中文与社会,27 为数学与科学,28 为英语,29 为音乐,30 为体育,31 为美术)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爬山虎的脚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
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
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
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
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
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
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
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
虎的一根茎。
(1)请分析本文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10 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8 分)
(3)围绕教学重点,设计新课讲授环节。(22 分)
27.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负数
负数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学生以往
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
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本节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如气温的表示方法、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
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
请根据上述资料中的教材内容,编写教学设计,要求如下:
(1)写出一篇要素完整的教案。
(2)本课为小学六年级的学习领域,请合理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28.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本节课文重点句式的突破策略。(10 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三种练习方式并说明理由。(20 分)
29.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 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歌唱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
30.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投掷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投掷”教学的动作要领。(10 分)
(2)如果指导中年段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一节完整的“铅球投掷”教学过程。(20 分)
31.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对比冷、暖色彩的不同点?(10 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930 年)是我国
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指明了教育是社会上层建
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的工具,,起到了教
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
2.A【解析】l922 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
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而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都是以日本学制为蓝本
的。
3.C【解析】l897 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
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这可算作中国公立小学的始祖)。
4.C【解析】题干为“实验法”的定义解释。
5.A【解析】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这两种认知风格,与学习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场
依存性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而场独立性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更擅长。
6.A【解析】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为垂直迁移;难易程度并列的学习之
间的相互影响为水平迁移;前面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的影响为顺向迁移;后面的学习对前面
的学习的影响为逆向迁移。
7.B【解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均属于问题解决的假设阶段,提出若干种可能
性进行研究。
8.B【解析】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
或一套行为步骤。
9.C【解析】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是指大脑在
思考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10.C【解析】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这些顺序不能颠倒,不能盲目地加速,
“揠苗助长”违背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1.B【解析】自课程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课程是学科课程。
12.D【解析】小学生观察力的特点表现如下: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缺乏精确性、
缺乏深刻性。小学生的观察力缺乏深刻性的体现是以感性经验为主,缺乏思维活动的参与,
使得观察的深刻性不够,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和表面特征,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
13.B【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对于知觉的对象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汇或
概念对其进行命名或归类,即赋予对象一定的意义。
14.D【解析】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还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往往更注重自己的外部
行为和动作。至中高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外表深入到个性的内部品质,其抽象性、
概括性明显提高。
15.C【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
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
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题干中小敏的心理问题就是强迫症。
16.C【解析】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源于教师,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学习,属于奥苏泊尔
成就动机理论中的附属内驱力。
17.A【解析】努力因素归因属于内部、不稳定维度;任务难度因素归因属于外部、稳定
维度;运气因素归因属于外部、不稳定维度;只有能力因素归因属于内部、稳定维度。
18.D【解析】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
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观察教学电影属于模象
直观。
19.A.
20.D【解析】学生在教师教授后,因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丽而不由自主产生共鸣,纷纷
产生遐想,这是学生自由、自主的反应,不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
(1)课程价值: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4)课程实施: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5)课程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6)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体制
22.【参考答案】
班级授课制是指把一定的学生按年龄层次和智力水平及受教育程度编班上课。
(1)优点:
①效率高,便于大规模培养人才;
②课程安排循序渐进;
③便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④便于学校统一管理;
⑤便于师生交流沟通;
⑥便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缺点:
①难以实施因材施教;
②难以照顾学生的独特性;
③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实践性等受到限制;
④灵活性较差;
⑤教学内容不完整;
⑥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23.【参考答案】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儿童主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经验,如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并渐
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 岁)
儿童已经将感知运动逐渐内化为具体的表象,产生了符号功能,并具有泛灵论、自我中
心主义、刻板性、不可逆性、质量不守恒等特征。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儿童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可逆性,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已经获得
了质量守恒的相关概念,能借助具体事物进行一定程度的逻辑思维活动。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
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的成熟阶段,通常以概念、命题、假设、推
理、论证等形式进行思维,而不再依赖于具体可感知的客观事物。
三、材料分析题
24.【参考答案】
(1)“先进班集体”的标准是:
①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有明确的
奋斗目标。
②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
合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在班主任指导下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做好带头作用。
③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大家一同制定班级卫生责任制并严格执行。
。通过这次“扫屋风波”,同学们感受到了强烈的氛
围,产生了认同感,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更加相互配合,班委会具
有了更强的战斗力和号召力,使班级很快扭转了局面,成为学校“先进班集体”。
⑤具有丰富的的班级共同活动。班主任抓准时机,及时开展主题班会培养良好的班风。
(2)王老师的做法中值得借鉴的是:
第一,建立班级常规制度,把“建制”的过程作为最初班集体建设的重点,有了制度,
班级从最初个体的简单集合变为对每个成员具有一些最基本要求的共同体。其中重要的是从
“建制”开始到以后的其他班级活动,教师都应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集体成员的参与为原则。
第二,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上,这会产生一种真正强有力的、
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班主任要负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的责任,其中包括班级中任课教师的配合,争取
家长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关心,协调学生集体内部各种组织的关系,以及学生集体与成
人等各方面的关系。班主任应及时把握班集体及其活动开展的状况,不断积累集体形成与发
展的档案。
25.【参考答案】
(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
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
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可见,教育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而材料中的现
象已然远离这一目的。
教育评价的结果,对于被评价者来说,不仅能提供反馈信息,而且能激发和调动其积极
性,因为一般情况下,被评价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有获得较高评价和实现自身价值的
愿望。因此,良好的评价会对成功的经验起强化作用,使被评价者加倍努力,产生获取更大
成功的动力,会对失败的教训起消退作用,使被评价者产生不甘落后、奋发努力、改进工作
的动力。可见,教育评价可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而材料中并未体现教育评价的这一积极
功能,反而突出学生的厌恶感。
(2)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发展性评价与鼓励
性评价。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本,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评价的根
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
于评价对象的未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为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个体发展,而不能
仅仅着眼于学生的成绩、排名。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答案】
(1)文本特点如下:
本文是一篇详细介绍爬山虎的说明文。叶圣陶先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细致地描写了
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
的。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嫩绿、铺陈均匀、样子生动等特点体现了爬山虎的静态美;
通过介绍爬山虎的脚攀爬动作,如爬、触、巴、拉、贴等特点体现了爬山虎的动态美。
文中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运用了描写的表
达方式,体现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学生需从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2)本文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会认“蛟”、“茎”等5 个生字;会写“虎”、“占”等11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理解词句的基础上了解爬
山虎的特点,体会作者如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新课讲授环节如下:
一、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了解文章大意
1.集体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爬山虎”、“均匀”、“重叠”等词语卡片,指读,开火车领读。(生字用
红色标出)
(2)指导书写难写字。在田字格中书写“叠”、“痕”、“逐”。
3.课文主要内容。
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这篇课文重要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
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4.小结过渡:孩子们,你们的预习非常充分到位,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下面我们大家
一起来细读这篇文章,好吗?
二、细读课文,了解段落大意,掌握写作方法
1.指名按段读文。
2.想一想: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预设:课文先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再介绍
爬山虎的脚和它怎么样向上爬的)
3.自读爬山虎的叶子那一段,体会爬山虎的叶子特点,抓重点子理解。
例句:“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
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叶子的特点;绿、整齐均匀;从“一顺儿……没有……也……”说明作者观察得认真,
语言准确。(大屏幕出示爬山虎的叶子排列)
4.指导朗读:读出绿得特点。
5.交流汇报“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和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1)实物观察: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与文中语言对应。“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枝状、六七根……”:一个比喻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体会语言的生动与准确,
也体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
(2)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
(抓住动作词:触、变、巴、拉、紧贴一系列词语清楚地写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和
同桌交流交流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集体交流爬山虎的“脚”与墙有什么关系呢?
对比学习:没触着墙……萎了,没有痕迹
触着墙的……变成灰色,相当牢固
6.文章语言生动优美,请你用心的、美美地读一读,体会爬山虎的特点。
三、研读课文,升华情感
1.从刚才的学习当中,你有什么体会?
预设:知道(1)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向上爬的;(2)作者观察细致;(3)不是一次观
察而是长期观察。
小结:观察不但要用心,还得细心和有耐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在平日的
生活中也要像作者那样处处留心观察。
2.读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7.【参考答案】
“负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 既不是正数,又不是
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
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2.教学难点:理解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讲解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
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1)向上看(向下看);(2)向前走200 米(向后走200 米);(3)电梯上升l5 层(下降l5
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1)我在银行存入了500 元(取出了500 元);(2)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 分(扣了
20 分);(3)10 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 元(亏了500 元);(4)零上l0℃(零下l0℃)。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 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
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新课讲授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呢?
5 小格呢?10 小格呢?
(1)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吗?(是O℃)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
(3)北京又是多少℃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
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O℃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
(4)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
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O℃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O℃高,是零上4℃,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氏度,写的时候
先写一个正号,再写一个4,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 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
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
⑦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跟老师一起来读
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再写一个4 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
用像+4 或4 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 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
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5.拓展延伸——学习珠穆朗玛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
(1)同学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
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穆朗玛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
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
拔图)。从图上,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你又
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 米;吐鲁番
盆地比海平面低l55 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
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 米或8844.43 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
作:-l55 米。
②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 米或8844.43 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
-155 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6.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
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
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因为+8844.43 也可以写成8844.43 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
出疑问:0 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当学生都同意分三类时,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可以分在某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
服我?
②当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三)课堂小结
(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O℃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
的温度可以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
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 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
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像+4,4,+8844.43 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4、
-l55 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
于0。)
(四)布置作业
测一测家里的温度,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来比一比谁家最温暖。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衡阳体育器材价格联盟